二战苏军大将巴甫洛夫以叛国罪处决斯大林只说了7个字!
有一本书叫《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其实败军之将岂能言勇?将军决战只能在战场。将军的使命就是打仗而且是打胜仗,因为将军的荣辱决定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苏联卫国战争之初,斯大林朱笔一挥痛下杀手,一次枪毙巴甫洛夫大将8名将军,给“以成败论英雄”打下了重重的惊叹号。
1941年6月,纳粹德国启动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出动三个集团军群190个师,整整550万大军突然出动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在战争打响之后不到两个星期,德军向前推进了600整整公里,苏联方面屡战屡败,损失惨重,一百多个师被击溃,上百万士兵被歼灭。德军从三个方向长驱直入,很快进逼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希特勒更是直接放出话,要在三个月内灭亡苏联。此时的情况已经是危急万分,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6月30日苏联最高统帅部突然解除了西方面军大将巴甫洛夫的职务,7月22日军事法庭作出宣判,将巴甫洛夫等四人执行枪决。
看着巴甫洛夫在战前的履历,可谓“火箭式蹿升”。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一路从骑兵团长、机械化团长、坦克旅长升任装甲坦克部部长,先后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和苏芬战争。1941年,年仅44岁的巴甫洛夫与年长其一岁的朱可夫同时晋升大将并担任重要军区司令员,朱可夫在基辅特别军区,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别军区。
再来看巴甫洛夫在此次战争中的表现,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开始炮击布列斯特要塞,一时间万炮齐鸣,天昏地暗。巴甫洛夫被打蒙了,完全慌了神,这位麻痹轻敌的大将到此时仍没有看透德军的战略意图。下令死守要塞的同时,他竟然跑到一个集团军司令部“了解情况”,全然放弃了对方面军的整体指挥。
此刻,在前线的集团军的反击也受挫,在这铁臂合围中得到了航空队的支持,陆空联合打击之下,苏军前景黯淡。在装甲军进击之时,巴甫洛夫的另一命令使战争局势雪上加霜。他竟命令所有的集团军和方面军的预备队前调,想解除德军正面的威胁。然而却在明斯克前方留下一片真空地带,使德军的穿插合围更容易完成。随着战争局势的急剧恶化,即使巴甫洛夫想撤出也来不及了。在战争后期,他已经失去对西方面军的指挥。等待他的,只有审判和全军覆灭一途。
斯大林看到冗长的判决书后,提笔将“反苏阴谋参与者”的“废话”划掉,并下令该判决下发到各方面军团级以上指挥员。这位钢铁领袖要让手下将领们都知道,惩处起贪生怕死之辈,他是毫不手软的。
同意对巴甫洛夫等四人立即执行枪决后,斯大林若有所思地说道:他升迁的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