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这个新专栏,一方面是把国外的优秀文章介绍给大家,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希望国外顶级职业足球的一些战术发展故事来去反推到我们青少年的启蒙足球训练当中,就以今天的这个故事而言。
到2010年英超四大豪门的统治已经变得令人窒息,虽然英超被欧足联评为最佳联赛,但它同时也是最缺少竞争力的联赛。从2005/06–2008/09四个赛季中,相同的四支球队垄断了欧冠席位,他们是曼联,切尔西,利物浦和阿森纳。其实回追溯到2004/05赛季,会发现埃弗顿在那个赛季取得了第四名,但是那一年利物浦捧起了欧冠奖杯,那个时候的欧足联规定如果卫冕冠军在国内联赛达不到进入欧冠的资格,他们仍将参加欧冠联赛,而国内的欧冠联赛名额不受影响。但是埃弗顿没有通过欧冠资格赛。从2003/04-2009/10赛季,通过欧冠联赛不仅锻炼了队伍,因此也保持住了对英超其他竞争者们的优势。这其实是与英超的那个关于任何球队都可以击败任何球队的传说相违背的,这也导致了英超联赛竞争性的下降。对于欧洲五大联赛的主要联赛之一来说,这个剧本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在四个连续的赛季,英超四大豪门都没有让出前四的位子。以前在英超从来没有出现过四支球队如此连续垄断前四的情况,在五大联赛没有过,甚至在其它次级联赛如葡萄牙、苏格兰和土耳其也没有过。看起来不可能有任何球队能够打破这种垄断。
凯文基冈结束了他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一所足球学校的工作之后,于2008年1月16日重返纽卡斯尔接替下课的阿勒代斯。他对这种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这个联赛处于变成世界上最无聊也是最伟大的联赛的危险之中。我认为明年的联赛前四跟今年的联赛前四是同一帮人。我做什么才能接近前四名呢?真相是我没什么可做的。我要告诉纽卡斯尔的球迷们,我们只能奋力去争夺英超前四之外的那个另外的‘联赛’的冠军–也就是第五名”。听到基冈这样的专家如此形容英超联赛真的让人担忧。特别是考虑到基冈曾经把纽卡从第二级联赛的垫底的位置带到英超第二,他的话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转机出现在2010年的5月15日,热刺2比0战胜了曼城,拿到了联赛第四。终结了四大豪门对联赛前四的垄断。这种情况也符合刮遍整个国家的。第二天的大选结果,诞生了英国第一个没有主要党派的议会,这是自二战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形势更加的开放,但是所有的事情也突然变得更加复杂。四大豪门的衰落首先是从利物浦开始的。2008/09赛季利物浦是亚军,到了下一个赛季他们跌到了联赛第7名。贝尼特斯也因此被解雇,欧冠资格的争夺就在热刺和曼城之间展开。本来他们的比赛安排在3月,因故被推迟到5月。当时的曼城因为金元足球的效用开始崛起,实力不容小视,成为了长期的冠军争夺者,他们被看作是明显的利物浦的接替者,新的四大豪门即将诞生,而此时的热刺,显然也有自己的理想。
老雷德克纳普是在2008/09赛季中途接受球队的,正如他后来向别人反复强调的,他的前任拉莫斯在这个赛季的前八轮只拿了两分。虽然高调的西班牙人曾经带领塞维利亚连续两次夺得欧联杯,也在2008年带领热刺拿到了联赛杯。老雷的任命颇让人们感到意外,但他最近刚带领朴茨茅斯拿到了足总杯,而且他返璞归真的打法很有效。他接手球队后带领球队保级,并且留在了积分榜的上半区,排名第8。
在老雷完整执教热刺的第一个赛季也就是2009/10赛季,老雷带领热刺向前四发起了冲击。
2009/10赛季对热刺来说是重大的赛季。在四场比赛之后他们占据榜首,在10月他们成为第二支在一场比赛中进9球的球队,他们9比1战胜了威冈竞技。新年伊始他们表现惨淡,在1月份以1比0输给狼队后,他们跌落到第7名。然而他们在随后的11场比赛中赢了9场。在1比0战胜曼城的比赛中达到了巅峰。那是他们在英超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这主要归功于加雷斯•贝尔作为左边锋崛起,所突然施加的影响力。
威尔士边锋给球队的贡献是令人意外的,因为此前他只是被当做一个笑料。在2007年加盟热刺之前,贝尔在南安普顿被很多行家看好,他与沃尔科特同处一室。但是他饱受伤病的困扰而且运气也不佳,在他前24场英超比赛中一场未赢。在英超的历史上还没有人像他这样。他的技术和身体素质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的运气实在是不佳,因为他的姓氏是Bale,在英语中也是“灾祸”的意思。所以一些人认为他是倒霉蛋。直到2009年9月26日他才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即使他在最后5分钟替补上场,球队已经5比0领先伯恩利了。老雷换上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打破那个著名的魔咒。而贝尔下一次迎来英超的胜利则是在四个月之后。因为贝尔一开始踢左后卫,所以他身披3号球衣,并由一名年轻机动能力强的传中者向一名套上跑的边后卫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个位置上,喀麦隆球员埃克托表现很出色,另外克罗地亚整场克拉尼察,他是老雷的爱将,他在中场左路给球队提供着创造力。在2009/10赛季的前20场比赛中,贝尔一次没有首发过。他只有5次替补出场,其中3场他是在85分钟之后才上场,老雷决定给贝尔更多的上场时间,曾认线月把他租借出去,但随后在2009年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埃克托腹股沟拉伤,伤停两个月。贝尔在下一场比赛首发,随后他再也没有错过2010年的任何一场英超比赛,这就是突破之年的定义。
贝尔的初始的8场首发都是踢左后卫,在这个位置上在2比0取胜富勒姆的比赛中,他令人印象深刻。在3比0战胜威冈竞技的比赛中,他向前狂奔助攻迪福首开纪录。当埃克托伤愈归队后,贝尔成为了球队主力左前卫,他在这个位置更加出色,在2010年4月,时隔四天接连以2比1战胜阿森纳和切尔西的比赛中都拿到了本场最佳球员奖,随后也拿到了联赛四月最佳球员奖。几乎在一夜之间,贝尔从一个倒霉蛋,变成了英超最有威胁的边锋。
在这个阶段高水平的球队几乎已经放弃了传统的442战术。在重大的比赛中四大豪门都采用433或者4231阵型。但是热刺对阿森纳和切尔西的胜利显示出传统442这个体系当正确得到使用时,是完美地富于变化的。热刺不采用控球的方式与对手交锋,相反他们使用反击战术。他们的防守同时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地灵活:对阵阿森纳的时候,他们防线收得很深很紧,阻止他们的北伦敦对手用直塞球打穿他们的后防线。而对阵切尔西时,他们采取高位防线,迫使德罗巴远离热刺的球门,热刺用前锋迪福和帕夫柳琴科回撤到对方后腰的位置来弥补中场人数上的不足。这种向前的,有宽度的传中打法,在对阵阿森纳时,是非常明显的。阿森纳秉承的是“把球传到对方球门里”的风格,然而他们的边锋纳斯里和罗西基并没有用传球打穿热刺后卫之间的空隙。首次登场的丹尼•罗斯就打入石破天惊的凌空球。贝尔反越位成功,接迪福的斜传直插入禁区,打入第二球。在对阵切尔西时,贝尔表现得更好,热刺不断地把球传到他的跑动线路上,并且利用他的争头球的能力在发球门球的时候开大脚。在迪福进球后,贝尔在切尔西的右路晃晕了右后卫费雷拉,把球轰入球门。热刺取得了2比0的领先。对费雷拉来说这个下午简直就是个噩梦,中场时他被伊万诺维奇换下,贝尔继续威胁着对方,后来特里因为对他犯规被罚下。
几个星期之后,热刺迎来与曼城的焦点之战。双方为了争四,全力以赴,摆出的阵型都是442。曼奇尼让特维斯埋伏在阿德巴约身后,而老雷采用的同样也是一大一小的锋线组合—迪福和克劳奇。虽然曼城用右脚球员贝拉米在左路向中路内切,用左脚球员亚当•约翰逊在右路向中路内切;但是热刺则用贝尔在左路,用伦农在右路采用边锋“抱边儿”的踢法,拉扯对方的阵型。“那是一场定义我们的打法的比赛,因为那就是我们比赛的方式”。老雷会议道“我做这个决定时,并不在乎我们身处客场,这就是一场杯赛的决赛,必须决出胜负,我们将全力以赴。”贝尔和伦农都是杰出的,他们在保护自己的边后卫方面比曼城的两名边锋做得更好。而且在控球时也更具威胁。贝尔和埃克托在左路的组合是狂暴的,他们的两次配合本可以让热刺领先,第一个配合是贝尔让埃克托套上跑,然后喀麦隆人传中到禁区,可惜迪福和克劳奇都没有碰到球;随后贝尔在相似的位置传中,克劳奇把球顶给了门将。最终克劳奇头球攻门打入制胜球。助攻来自于客串右后卫的中后卫库布尓的发生折射的传中,但两队主要的区别在于边锋的属性。克劳奇和阿德巴约都是依赖传中的靶锋,但只有热刺的边路组合发挥了作用。“作为一名中锋,拥有在左路的贝尔和右路的伦农是一种梦想”克劳奇说“你只需要跑入禁区,并且你知道十次有九次他们会用准确的传中球找到你。”这让人联想起莱斯•费迪南德谈论吉诺拉和吉莱斯皮(曼联92班成员,后高价加盟纽卡斯尔)时的场景,也就是说与当年颇具进攻观赏性的纽卡斯尔相比,热刺是新的“大表演家”(纽卡斯尔曾经的绰号)。
2009/10赛季对伦敦俱乐部来说是一个特别成功的赛季。切尔西、阿森纳、热刺都进入了前四。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霍奇森的富勒姆,出人意料地进入了欧联杯决赛。他们经过加时赛1比2输给了马竞,但他们在晋级之路上击败东道主顿涅兹克矿工队,意甲巨人尤文图斯以及德国冠军沃尔夫斯堡的功绩同样不该被低估!
霍奇森在2007年接手富勒姆的时候,球队正处于降级区。整个赛季只赢了两次,他花了一段时间来转变富勒姆的运气,当一度0比2落后曼城时,他们全力以赴地为保级而战,竟然3比2逆转了曼城。在联赛的最后一天的保级大战中,他们1比0战胜了朴茨茅斯。2008/09赛季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他们排名联赛第7,这是俱乐部历史上最高排名,意味着他们获得了向欧洲赛场进军的资格。
像老雷一样,霍太公也是一个采用442体系的教练,尽管在其它方面两人截然不同。老雷的执教范围在地理上没有超出过英国南部地区,而霍太公在瑞典、芬兰、挪威、丹麦、意大利、瑞士和阿联酋都执教过。老雷把训练工作交给助手来做,霍太公则是一名场地型教练。训练亲力亲为。老雷常常忽略战术的重要性,霍太公则对球队的队形和结构非常重视,引入瞩目的是两年后英足总最终在英格兰代表队主教练的选择上,倒向了霍奇森。
霍奇森是一名好学的、智慧的主教练。他把重点放在整体组织的重要性上。他在富勒姆的成功要归功于他在训练场上不断地对他的球队进行牢固的队形训练。当被问道如何让球员们准备一场比赛时,霍奇森简单回答道:“在训练场上日复一日地工作,你不能只是在赛前做一个15分钟的全队动员讲话来代替这项工作,在球队面前的讲话,应该不过是去强调在训练场上一个星期以来所进行的那些训练的要点。”
他们的训练体制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周一是恢复训练,周二是防守,周三休息,周四是进攻,周五的训练围绕者对手来开展。训练的比赛是11V11,11V8或11V6。并且始终聚焦在队形和结构方面。这些训练课被绝大部分球员认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乏味,都是关于重复和遵循提前设计好的指令的。有趣的是:霍奇森后来证明他是贝尼特斯的不受人欢迎的接替者,因为二者的训练方式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每天的训练都与将来比赛的队形密切相关”富勒姆中场球员西蒙•戴维斯解释说“每天都是关于队形的训练,我们时不时地嘲笑这种做法,但是当他刚来的时候我们正处于降级区,而现在我们在踢欧联杯,所以你要采用这种方法,我不想泄露任何秘密,但是他只在比赛日才确定首发名单,他训练他所要求的每一件事,没有图表,所有的一切都用球在场地上进行,真刀真枪的。”
霍奇森不喜欢融入不到他体系中的球员。比如跟他意见不合的吉米•布拉德被他卖掉了。但更多的实用型球员对他恭维有加。“我非常感谢罗伊•霍奇森,因为他帮助了我很多”。镇守型中场迪克逊•埃图胡说,“他几乎从头开始教我们,现在因为他,我对足球的理解变得更好了。”
富勒姆的体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方面是:霍奇森把四名创造性的球员融入了高度机构化的体系之中。萨莫拉作为传统靶锋顶在前面,埃胡图踢镇守型中场,格拉踢二前锋,丹尼•墨菲担任后撤的组织者,加上戴维斯和达夫分别踢两个边路。但是与老雷的热刺的主要区别在于边锋的属性:虽然贝尔和伦农是顺足抱边儿的踢法,但是霍奇森用的是逆足边锋,也就是边锋内置。戴维斯在左路用他擅长的右脚内切,达夫在右路用他擅长的左脚内切。
尽管达夫在踢右路时,已经是左右脚都擅长的多面手了。“我可能太晚才领会到这一点。我希望我在15岁的时候就开始这么踢,用右脚、右脚、右脚。现在我更偏爱用右脚踢球而不是我的左脚。”达夫说。那是一个令人吃惊的转变,尽管练习你的弱势脚有时意味着你不学习使用你的强势脚了。布莱克本队的彼得森和效力过阿森纳和曼城的克里希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右脚球员,他们的父亲鼓励他们在训练中只用左脚,后来他们变成了左脚球员。“当我踢到30岁时,我可以踢右路并内切,但我也乐于沿着右路推进并送出传中球。那是我10年前在切尔西和布莱克本所做不到的事情。”达夫继续说道:“我不走回头路,我变成了一名右边锋,在作为一名左边锋15-20年之后,这是令人吃惊的。”这当然是边锋正在变成多面手的更进一步的证据。
逆足边锋正变得日益普遍。在半决赛对阵汉堡和决赛对阵马竞时,富勒姆都迫使对手也安排了边路球员内切的战术。正如热刺与曼城的比赛所突出的那样:传统边锋与逆足边锋的对话是令人着迷的。但是两支踢442或4411的球队都采用边锋内置的战术时,四名边锋内切则是令人沮丧的,中路变得异常拥挤,如果边后卫再没有什么控球能力,那么在边路就真的没有什么看头儿了。富勒姆客场与汉堡的0比0打平的比赛味同嚼蜡。
富勒姆甚至完全乐于把具有威胁的边锋们扎堆在中场区域。在决赛对阵马竞时,马竞的右脚左边锋西芒和左脚右边锋雷耶斯是被未来的沃特福德主教练弗洛雷斯分别于比赛的67分钟和78分钟被换下。在加时赛要结束的两分钟前,阿圭罗助攻弗兰绝杀了富勒姆。比分是2比1。马竞的两个进球都是由阿圭罗助攻给弗兰的。这也象征着富勒姆所面对的对手的进攻质量。西蒙•戴维斯为富勒姆打入扳平之球,但他们被中锋萨莫拉的缺乏体能导致无法正确地发挥出靶锋作用所拖累,替补他上场的邓普西,在争抢高空球方面并不擅长,富勒姆的进攻的比赛计划根本不起作用。
2010年的欧冠决赛像欧联杯决赛一样,出场的两支球队都使用了内置边锋。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用右脚的埃托奥踢左路,用左脚的潘德夫踢右路(众所周知的是这两个球员一开始都是踢中锋的,而不是正式的边锋),国际米兰2比0战胜了拜仁。拜仁用左脚的罗本踢右路,用右脚的里贝里踢左路,当然以前曾经也有过很多边锋被放在逆足的边路上,但是这经常发生在当一名主教练同时拥有两名强势脚相同的边锋的情况下,那意味着总有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要被放在“错误”的那条边上。最著名的是在1950年代英格兰用汤姆•芬尼打左路,因为斯坦利•马修斯在右路,(1947年他们二人同时登场,英格兰10比0战胜葡萄牙,二人各进一球,并包办所有助攻;1954年世界杯之后,二人联袂助英格兰3比1战胜了世界冠军德国)。而穆里尼奥的切尔西有两名左脚边锋,达夫和罗本。把边锋放在与他们的与生俱来擅长的那只脚相反的边路上——这种做法是深思熟虑的安排,并且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战术发展,标志着传统边锋的衰落。
这种趋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这是对攻击型边后卫兴起的有效回应,传统的边锋的职责是拉扯对方的队形并传中,但是随着这些职责逐渐地被边后卫所取代,边锋们需要提供些不同的东西。另外,进攻型边后卫需要空间做套上跑,而边前卫向中路游走把对方的边后卫往中路吸引,这样可以创造出边后卫套上跑所需要的空间。
顶级球队现在踢围绕着传球配合的足球。更少地使用传统的靶锋,而更多的中锋需要跑动接直塞球,因此更没有什么理由让边锋们去拉边儿了。内切的边锋们能够贡献更多!他们可以游走到场地内,并增加中场区域的人数优势。他们也可以用强势脚传出直塞球,最明显的是,他们可以射门,这是特别关键的。自从人们期待前锋们不仅仅只是得分时,进球的责任就应该被一起分担,边锋们有责任进入到得分表上,争论从根本上来说是:“传中VS直塞球和射门”。而后面的角色被认为在当代足球中更为重要。国际米兰对拜仁的欧冠决赛显示出顶级俱乐部,已经通常在这个阶段不再使用传统的边锋。而右脚的C罗和左脚的梅西通过用他们的强势脚内切,而变成全世界最受人尊敬的球员,而之后梅西则转换到了中路。
绝大部分顶级英超球队不再围绕传中安排阵容,因此无论是传统的边锋还是内置边锋,都不总是被使用的。阿森纳采用的是10号位球员纳斯里、罗西基和阿尔沙文在场地上换位游荡来创造机会。切尔西采用的是马卢达和阿内尔卡这样的得分手。曼联有些令人意外,他们用老派的边锋瓦伦西亚传中给鲁尼,但是意义深远的是:在2010年3月曼联远征拜仁时,弗格森没有带上瓦伦西亚,他解释说他选择纳尼和朴智星是因为他们有多面的能力,既可以踢左路也可以踢右路,他们可以在比赛中途切换位置给他更多的战术上的选择。这是又一次对传统的单向度边锋的打击。
英超第二梯队的俱乐部们仍旧非常依赖边路打法。比如热刺和富勒姆以及埃弗顿和阿斯顿维拉。欧联杯资格的争夺者们严重地依赖他们的边路球员来创造机会。
例如大卫莫耶斯的埃弗顿,他们拥有整个英超最闪亮的左路组合。南非人左边前卫皮纳尔内收,给左边后卫,可能是英超最会传中的贝恩斯让路,让他做套上跑。他们之间非常的默契,而贝恩斯跟澳大利亚中场卡希尔也保持着良好的场上联系。卡希尔技术有限,但他是一名出色的禁区中的机会主义者,而且虽然身高并不高,但是争顶头球能力一流。事实上反映出莫耶斯的球队依赖传中的另一个表现是:他们的双中前卫卡希尔和费莱尼都不以传球见长,而是都善于冲进禁区争顶传中球破门。
莫耶斯的训练课经常是围绕着在边路创造人数优势为基础。形成2打1,或者3打2的局面。他特别喜欢的一个小场地比赛训练是:在场地的横向摆放3个小门,一队进攻,一队防守,当进攻方沿着边路向小门进攻受阻时,他要求他们转移进攻点到另一侧。这就是埃弗顿的比赛计划:转移打法和利用边路。
同时阿斯顿维拉,由马丁•奥尼尔执掌,他在莱切斯特城和凯尔特人都通过经常采用352阵型的传中打法获得了成功。在阿斯顿维拉他采用442或451阵型。通常采用两名传中手唐宁和阿什利扬。即使他们俩一开始是被放在传统的边路,但是当他们被内置的时候威胁更大。右脚球员阿什利扬在左路拿球向中路用右脚内切时,颇具威胁。扬出现在左路,为了欺骗对手,他先向左翼外侧拉开,再突然用右脚内切;唐宁在奥尼尔的继任者霍利尔到来之后,被放到了右路,他内切的威胁显然更大,而霍利尔在利物浦时期并不喜欢传统型边锋。当2011年阿什利扬和唐宁分别转会曼联和利物浦之后,他们的传中能力在更大的豪门俱乐部显然缺少价值。
在新形势下,可能很难再看到贝尔继续踢传统的边锋,但老雷却不这样想,“我相信把最好的球员放在他们最自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贝尔是一名轻快的、技术上佳的左脚球员,因此那个赛季的始终我都把他放在左路”。老雷回忆道:“在那个时期很流行把右脚球员放在左路,比如阿什利扬,这样他们可以内切并射门,但是我认为贝尔应该建立自信,而他自己觉得在他自然的位置上(左路)表现最佳。”
贝尔在2009/10赛季的后半程成为了英超的明星,而在2010/11赛季欧冠联赛的上半程,他成为了欧冠明星。在主客场面对卫冕冠军国际米兰时,贝尔以左边锋的角色,以令人感到震撼的表现,征服了很多球迷。第一场是客场(2010.10.23),到上半场结束时,热刺被罚下一人,并且0比4落后。贝尔以传统边锋的形式打入3球,他在左路狂奔,带球奔袭用左脚把球推进球门远角。贝尔摧毁了与他对位的国际米兰右后卫麦孔。后来麦孔声称是一种24小时病毒让他发挥欠佳。所以导致他跟不上贝尔的速度。但这一定是一个两星期的病毒,因为当国际米兰两星期之后来到白鹿巷球场时(2010.11.2),贝尔再次碾压了麦孔。在赛前老雷就愉快地强调了他的策略,“他们两个边路球员根本不防守”在新闻发布会上老雷说:“国际米兰采用三前锋,他们身后是斯内德,他们采用两名镇守型中场。关键是要从边路对他们发起进攻,我们需要贝尔再次战胜麦孔。”老雷这番话与场上所发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贝尔的表现甚至超出了在梅阿查体育场的帽子戏法。国际米兰的新主教练贝尼特斯的战术显得有些天真。右边锋比亚比亚尼和右侧的后腰萨内蒂都没有给麦孔提供任何帮助。贝尔没有进球但是向前奔袭,并传中助攻克劳奇和帕夫柳琴科。“国际米兰没有采用边路的中场球员给麦孔提供保护”。老雷一脸惊讶地说“麦孔被坑苦了。”
考虑到贝尔自从在梅阿查球场上演帽子戏法之后,回到国内赛场,他一度表现得很安静,准确地说国内的对手们采用了包夹战术对付他,所以对贝尼特斯来说这是一次疏忽。“如何阻止贝尔”变成了英超的主要战术问题,莫耶斯的埃弗顿在白鹿巷球场1比1逼平了热刺。莫耶斯采用了两名右边后卫限制了贝尔的发挥。科尔曼在菲尓•内维尔的前面。“不是只有菲尓•内维尔一个人令我感到艰难,有两个或三个队友帮助他”。贝尔观察道:“右边锋一直站在我的脚尖前,所以我拿不到球”。老雷最终指导贝尔换到另一边,这是他第一次在右边路踢球。
这种场面在继续,在0比2输给了曼联的比赛中,弗格森派弗莱彻横向支援右边后卫拉斐尔,一旦贝尔在左路拿球,弗莱彻就与拉斐尔进行包夹。下一场对阵桑德拉时,他们的强悍铲抢型后腰卡特摩尔帮助右边后卫奥诺哈来防守贝尔。而博尔顿通过让边锋李青龙回撤很深来保护他们的右后卫施泰因松,尽管冰岛人看起来完全没有对贝尔的威胁感到为难“我从未在一场比赛之前收到过如此之多的短信”施泰因松说“贝尔是一名梦幻般的球员,但是对我来说,面对他跟面对其他的任何人一样,星期五是万圣节之夜,我很放松,并且享用了一顿美味的咖喱鸡。”
热刺现在有一个问题,自从贝尔在梅阿查体育场不可思议地上演帽子戏法之后,在四场英超联赛中对手都采用了包夹战术。结果很显然:贝尔没有空间施展自己,没有进球,也没有助攻,热刺也仅仅拿到了2分。盯防过贝尔的当时伯明翰的队长,曾经是热刺的右边后卫卡尔说道“提前防守能够帮到你。”“我想我做得不错,但是我从提前防守中获益很多”。也就是说尽量切断贝尔跟边后卫的联系,让他拿不到球,或者拿球后的周围空间被迅速地压缩,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贝尔的威胁。伯明翰1比1逼平了热刺,但是实际上卡尔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完全限制住了贝尔。贝尔依旧在左路传中,克劳奇头球摆渡给迪福,他破门得分。
然而贝尔在4比2战胜布莱克本的比赛中表现出色。他两次接右路传中破门。第一个是近门柱头球破门,第二个是他和范德法特待在禁区里,右路来了传中球,范德法特用脚把球停给了贝尔,他一蹴而就。他还给帕夫柳琴科助攻一球,他在左路精彩地运球,传中给了后点的帕夫柳琴科,他头球破门。但是贝尔已经给比赛展示出了一支不同的热刺。“最近当有些球队对我采取包夹战术时,我感到很困难”他说“但我已经找到了别的方法击败他们,在对布莱克本的比赛中我做到了,我感到很高兴。”即便如此,这种表现也不过是2010/11整个赛季的一次例外而已,贝尔给帕夫柳琴科的助攻是那个赛季他唯一的一次助攻。虽然他只打入9球,但他受宠若惊地被评选为PFA年度最佳球员。那个赛季并没有什么杰出的候选人,甚至贝尔的粉丝们在增加,也主要是因为那两场对国际米兰的表现催生出来的。
但是贝尔和老雷都认识到他需要更进一步对比赛施加持续性的影响力。因此在2011/12赛季,贝尔开始越来越多地从左路向中路游走,当然结果不尽如人意,此前他一直踢边路,在热刺刚刚成为一线个月——在那个阶段绝大多数球员会去提高他们首要的场上位置的比赛能力,更不用说因为被对手包夹就去学习一个全新的角色。
踢中路需要不同的技巧,贝尔很难采用正确的身体站姿从容地接球来做到在危险区域接球,有时候当这种安排奏效时,结果也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刚过圣诞节在2比0战胜诺维奇的比赛中,贝尔梅开二度,那场比赛他踢自由人。第二个进球来自于他从本方半场带球奔袭冲过场地的中路,新年伊始热刺看起来准备发起真正的挑战,但是他们的表现以及贝尔的表现出现了戏剧性的下滑。他的最后一个联赛进球出现在1月,新位置的尝试并不奏效。客场对阵埃弗顿时,老雷意识到莫耶斯已经安排科尔曼和内维尔一起防守贝尔,因此他让贝尔换到右路,贝尔的作用严重地被抑制住了,赶到客场的热刺球迷们对贝尔的位置感到沮丧,他们高唱着:“加雷斯•贝尔,他踢左路”。热刺的排名最终滑落到第四。当排名第6的切尔西拿到欧冠冠军后,根据新规则,热刺失去了进军欧冠的资格,老雷被无情地解雇了。
老雷的继任者是绰号“小鸟”的博阿斯,他制定了围绕贝尔建队的思路,这也是贝尔在热刺的最后一个赛季,从战术角度来看是很吸引人的。现在贝尔身披11号球衣,代表着他的位置更靠前。赛季一开始他被允许从左路向中路漂移,但是他在赛季下半程的4231阵型中踢10号位时才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威力。贝尔与霍尔特比和西于尓兹松换位,当贝尔往左或往右游走时,他们俩就要做反向的跑动以确保热刺的队形不被破坏。那个赛季贝尔打入21球,是他过去5年在热刺进球数之和。当他发现中路变得拥挤时,他自然就漂移到边路,但他很少到左侧,而是更多地到右路。从右路他可以再次向中路内切,并且在对阵西布朗和南安普顿时打入世界波,随后在他为热刺踢的最后一场比赛时,对阵桑德兰,贝尔整个下半场都在右路活动,最终他成功地内切射门得分,在他热刺生涯的最后一分钟,他进球了,他在右路靠近中路的位置接球,带球内切,防守他的是刚在英超踢了3分钟的桑德兰替补球员米切尔,他成了封堵贝尔射门的替罪羊,贝尔的射门直挂球门上角,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2013年的夏天,贝尔从右路向中路内切射门的绝技说服皇马以世界最高的身价签下了他,打破了之前C罗加盟皇马的转会价格。贝尔和C罗的相似之处很明显:从位置上看,两个人都是从传统的边锋出道,不断地向中路游走,并最终成为内切型边锋。巨星级别的边锋现在都是有关射门而不是传中的,因此他们也变得更加直接了。(完)
在我和翻译老师的每周的交流中,我们会探讨原著与青少年训练的结合点,而不是简单的把原文搬上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练加入会员,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的翻译老师和各细分专业的讲师,为我们制作更多的内容,为基层教练群体服务!感谢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希望大家有空多转载,让更多人关注我们这个群体,让更多基层教练受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