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风流女谍百岁过世

舒拉Shulamit Cohen-Kishik 是以色列摩萨德派往黎巴嫩潜伏的女谍。她的身份直到前不久去世后才被揭开,她活到了100岁。

这位传奇女子育有七个子女并有几十孙子和重孙,可谓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很多人说,她的故事完全可以编成一部好来坞电影。

舒拉1917年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路斯艾利斯。在以色列建国前,她随父母回归了犹太国。16岁那年她嫁给了一名黎巴嫩的犹太富商,然后和丈夫一起去了贝鲁特。她在那里生儿育女,同时成了社区里的活跃分子,甚至与多名黎巴嫩的高官建立了良好关系。

在1948年独立战争前,舒拉决定为新生的犹太国作些什么。她与以色列的情报机构取得联系,并最终成为一名摩萨德的谍员,代号“珍珠”。

舒拉接受使命后在黎巴嫩整整潜伏了十四年。期间她多次掩护被阿拉伯国家盯上的犹太人离境,并大量搜集黎巴嫩的军事秘密。她只失手过一次,那是在1952年。但对方仅将她当作走私犯,关了36天就出狱了。

她被坊间称作黎巴嫩的“第一太太”, 这里面有一点点调侃意味。说明白些,舒拉利用自己的美丽和智慧吸引目标上钩,她甚至在贝鲁特开了几家妓院作为据点。摩萨德为她提供了全套的设备。到她那里逍遥的阿拉伯官员不下几百人,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拉下水或是泄露情报。一次,舒拉借口要延长在黎的居住证去拜访Mahmoud Awad。她刻意打扮,显得风情万钟。当发现对方眼光一直盯着自己身体并拖延时间时,她故意将自己的护照落在办公室里,为双方第二次接触留下借口。她没有再上办公室,而是借口自己生病恳求Mahmoud Awad将护照送上门。对方果然上钩,等待他的是早有准备的第一太太和她手下的那些风人。Mahmoud Awad曾在黎政府多个重要位置上人任职,成为舒拉获取情报的机器。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她的另一据点是黎巴嫩当时最大的赌场Olympiad Casino, 几乎所有的政界高官都会去那儿玩耍或是约会。在那里,舒拉捕捉到了下一个目标,他就是日后成为黎巴嫩总统的Camille Chamoun。

1961年, 舒拉最终暴露了。她被以间谍罪名起诉,判了死刑。但在最后关心,她被改判为20年监禁作苦力,这其中的奥秘只要她自己知道。1967年六日战争结束后,以色列与黎巴嫩达成了秘密换俘协议,舒拉得以回到以色列,和家人一起定居在耶路撒冷。

2007年, 舒拉被选作代表点燃了独立日的火炬。在仪式上她说,我从来不是为了奖赏或是荣誉去工作的。我那么作是因为我愿意,因为我热爱国家,因为我想助它成长。据媒体披露,舒拉那样为国献身其实有更深的动机,她的弟弟和初恋情人都是在冲突中被巴勒斯坦人打死的。

她的其中的一个儿子Itzhak Levanon曾当过以色列驻埃及的大家。在形容自己母亲时,他说最准确的词就是勇敢。

这个18岁少女 正在乌克兰“死”去

卓娅重重地摔下来,脸被摔伤了,面颊上散布着黑痕。她的两只断手直垂,头向前埋着,身体也断成两截。

这似曾相识的画面,并非来自苏联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而是4月21日发生在乌克兰的真实一幕——该国切尔尼戈夫市第10中学的卓娅雕像,被两名乌克兰“领土防卫部队”士兵暴力拆除。

她牺牲时年仅18岁。后来,母亲根据女儿的真实经历写出一部文学作品,让卓娅的故事传遍了全世界,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

卓娅的英雄事迹广泛传播后,来自西伯利亚、波罗的海、乌拉尔地区以及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信件,如河水般流向卓娅的母亲。

一对英国夫妇在信中说,“我们的第一个婴儿将在不久后降生,如果是女孩,我们就用您女儿的名字给她命名”。

卫国战争结束后,人们在卓娅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立起了纪念碑,建起了纪念馆。在其故乡坦波夫州的山杨林村教堂旁,那座卓娅雕像不带一丝受过苦难的痕迹——乡亲们心目中的卓娅,永远是那个神气十足的“小天使”。

1991年9月,俄罗斯周报《论据与真实》发表了一篇署名为亚历山大卓夫特斯的文章。

文章声称,卓娅被捕的地方并没有德军驻扎——尽管有几张她被德军绞死的照片。文章进一步指出,是斯大林的“焦土政策”导致了这名年轻女子不必要的死亡。

其中一名“研究人员”声称,在彼得里谢沃村被处决的人不是卓娅,而是一个行动中失踪的游击队员。

紧接着,舆论中出现了一种声音,指责卓娅伤害了当地农民而非德国军队,称她患有精神分裂症,是一个狂热的斯大林主义者。

当时的苏联,正陷在西方国家所谓“自由”“民主”的陷阱中不能自拔,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对自身历史、民族英雄的否定甚嚣尘上。

直到普京上台后,坚决打击质疑历史、篡改历史的行为,笼罩在卓娅身上的这层阴霾才得以廓清。

2018年,由俄罗斯军事历史协会筹备的电影纪录片《卓娅》开拍。据俄军事历史协会指出,如果俄罗斯正在成长的一代人不知道卓娅是谁,国家和民族就将失去自我。

“在大堆的人群中,我注意到一位肤色微黑、灰色眼珠的姑娘。她穿着咖啡色的,镶着皮领和皮下摆的大衣。她没和任何人交谈,可能因为不认识周围的任何人。由书记办公室走出的时候,她的两眼是发光的、喜悦的。她微笑着看着站在门口的人们,走向出口。”

曾和卓娅同在一个游击队的克拉娃,回忆起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923年9月,卓娅出生在坦波夫北部的山杨林村,7岁时一家人迁居莫斯科。

卓娅成长的年代,正逢法西斯势力扩张。战争气氛蔓延到了苏联,也蔓延到了小姑娘的生活里。

母亲柳鲍娃回忆,有段时间,卓娅每天早晨刚醒来就跑到信箱取报纸,关注战事的最新动态。

弟弟舒拉也受姐姐影响,每天晚间总是不停和家里人讨论战事,以及在报纸或广播中得到的最新战况:一个女孩在军队里英勇战斗,一个来自某地的青年,不顾父母劝阻,到前线去战斗。

一天,母亲正坐着织补袜子,舒拉画画,卓娅打开书,准备读给大家听。她读的故事叫《丹娘索罗玛哈传略》,主人公丹娘面对敌人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坚韧,让卓娅深受震撼。

1938年,15岁的卓娅加入了共青团。3年后,卫国战争爆发,当时还在读高中的卓娅自愿加入游击队,奔赴前线。

临行前,她握着母亲的手说:“人生应该诚实和勇敢。现在敌人已经接近了我们,让我怎么办?你了解我,我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1941年11月,卓娅接受了烧毁彼得里谢沃村的任务。那里驻扎着一个德国兵团,她与同伴悄悄潜入,放火烧毁了被德军占用、做通讯点的一幢房屋。

一起行动的两名同伴很快接连被捕,唯一幸免的卓娅决定返回彼得里谢沃村,继续她的任务。

德军把她挂在刑架上,剥去她的衣服,对她严刑拷打。但卓娅拒绝提供任何信息。

一个日后被俘的德国士兵当时也在审讯现场,他在口供里写道:“你们的人民小英雄始终是坚毅的。她不懂什么是背叛……她的身体冻得发青,伤口流着血,可她什么也不肯说。”

绞架的下面叠着两只木箱,德军把她放在木箱上,然后将绞架的绳索套在她的颈上。不远处,一个军官在用照相机将这个过程拍下来。

行刑前,一旁的警卫司令向刽子手打了一个等一会儿的手势。卓娅则利用这个机会,向围聚在刑场边上的男女老少大声喊道:“同志们!你们为什么愁苦地看着我?你们壮起胆子来,奋斗吧,打倒法西斯,放火烧他们,用毒药毒他们吧!”

旁边站着的德国人挥动了手,不知是要打她,还是要堵她的嘴,可是她挡开他的手继续说:“我不怕死,同志们!为自己的人民而死,这是幸福啊!”

卓娅刚讲完,刽子手扯紧了绳子,绳索瞬间勒紧卓娅的咽喉。她的双手挣松了绳索,用足尖挺身站着,并尽全力喊道:“永别了,同志们!奋斗吧,不要怕!”

2022年4月21日,一个毁坏卓娅雕像的乌克兰士兵叫嚣道:“让我们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清除这片土地上的蛀虫。”

“对俄罗斯人来说,这些符号(卫国战争英雄)可能意义重大。因此,他们在被占领的领土上,竖起了领袖的纪念碑。”

就在4天前,二战期间指挥了列宁格勒战役等重大战役,并率苏军攻占柏林的朱可夫元帅雕像也被乌军移除,遭到与著名作家普希金雕像同样的命运。

有俄媒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天内,乌克兰的多个城市,已拆除多座苏联英雄纪念碑。

当年,正是因为苏联士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才得以将这些城市从德国纳粹手里解放出来。

英雄被诋毁,历史被否定,历史虚无主义的狂潮再次涌来,究竟是谁在“杀死”卓娅们?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多年后,一些人却在故意抹去苏联人的痕迹。

2020年1月23日,时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出席了在耶路撒冷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大屠杀论坛。他在演说中提到,“士兵们”打开了奥斯维辛的大门,却似有若无地模糊了“士兵们”的所属国。

4天后,美国驻丹麦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75年前,美国士兵解放了奥斯维辛-比克瑙营地”。

2021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再次高票通过了俄罗斯等30国提交的“反对美化纳粹主义”决议案(建议各国在立法和教育等领域打击否认二战战果、否认战争罪等行为)。

该案获得了130个国家的支持,另有49个国家弃权,仅有美国和乌克兰投下反对票。

1942年2月,卓娅被苏联政府追授为“苏联英雄”。对此,母亲柳鲍娃回忆道:

“三月初的一天早晨,我去克里姆林宫领取卓娅的证书。迎面吹来温暖的春风。我在路上想着,‘卓娅不能看见这个了。永远不能看见了。她曾爱过春天。现在没有她了。她不能再走过红场了,永远不能了’。”

也门公开处死杀人犯 数百名民众围观[组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7日的消息,也门男子叶海亚·侯赛因因犯有谋杀儿童罪,被当地法庭处以死刑。昨日,也门警方公开对其实施了枪决。

据报道,此案中的受害男童名叫哈姆迪,年仅11岁。去年12月当地欢度开斋节(Eid)期间,他前往叶海亚理发店理发,不幸被理发师叶海亚杀害。随后,作案凶手将受害人分尸解体,并将肢解后的尸体倾倒在也门首都萨那郊外。当地警方最终将凶手叶海亚抓捕归案。在作案凶手对犯罪事实供认后的一个多月,也门当地法庭以谋杀罪判处叶海亚死刑。

行刑当天,警察将身穿白色长袍的犯人叶海亚从萨那中央监狱押出,并将他带到街上。数百名当地民众排在街道两旁观看了这一场景,并大声欢呼,喊叫和辱骂犯人。随后,他们聚集在刑场观看了整个行刑过程,而趴在红地毯上的犯人叶海亚则露出了惊恐表情。行刑前,叶海亚被允许做了最后的祈祷。此外,还有一名法医站在现场。在一名警官宣读了判决书后,警方对其执行了枪决。

据 (Amnesty International)组织的报道,也门是一个保留死刑的国家。去年,也门共枪决了13名犯人。